比特幣與區塊鏈可以互換使用,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事物。
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早期應用,人們無意間開始使用比特幣來指代區塊鏈,因而造成了這種誤用。但除比特幣外,區塊鏈技術還有很多應用。
比特幣是一種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控制的情況下運營的數字貨幣。最初創建比特幣的目的在于在線進行金融交易,但現在已被視為可轉換為任何其他全球貨幣(如美元或歐元)的數字資產。公有比特幣區塊鏈網絡將創建和管理中心分類賬。
比特幣網絡
公有分類賬記錄所有比特幣交易,而世界各地的眾多服務器則保存此分類賬的副本。這些服務器就像銀行,只是每個銀行僅了解其客戶兌換的資金,而比特幣服務器則了解世界上的每一筆比特幣交易。
任何擁有閑置計算機的人員均可搭建一臺此類服務器,稱為節點。這就像是開設自己的比特幣銀行,而不是銀行賬戶。
比特幣挖礦
在公有比特幣網絡上,成員通過求解加密方程來創建新區塊,以挖掘加密貨幣。該系統將向該網絡公開廣播每一筆新交易,并在各節點間共享這一信息。每十分鐘左右,挖礦者會將這些交易收集到一個新區塊中,再將這些新區塊永久添加到區塊鏈中,該區塊鏈就像比特幣的最終賬簿。
由于軟件進程的復雜性,因此挖礦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,并且需要很長時間。作為交換,挖礦者可以賺取少量的加密貨幣。挖礦者相當于記錄交易并收取交易費用的現代職員。
該網絡上的所有參與者都將使用區塊鏈加密技術,就誰擁有哪些比特幣達成共識。